手用丝锥是用人工来加工内螺纹的专用工具,其工作条件是从工件上切除部分材料,其刃部承受极大的扭力和磨损,切削刃由于磨损变钝,增加了切削力矩,因此,要求齿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。为了满足其工作的需要,我们常采用高频加热设备进行热处理,效果非常好。
手用丝锥是用于人工攻螺纹,效率较低,使用的材料为T12A,9CrSi、GCr15等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,这里就以T12A材料制造的M12手用丝锥为例,分析以下热处理的工艺情况。
(1)丝锥的高频热处理工艺
1、淬火和回火 T12A材料制造的M12手用丝锥采用高频加热设备进行加热,然后再进行750-760℃的淬火热处理,较后的低温回火仍是采用高频加热设备完成,热处理后的刃部硬度在61-63HRC。
(2)丝锥的热处理工艺分析与实施要点
1、制作丝锥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高的硬度,因此为了控制螺纹的中径尺寸,应采用较缓和的淬火介质,事实证明对于螺纹直径在12mm以下的碳工具钢、合金工具钢等选用高频加热设备进行等温或分级淬火,即可满足其硬度和变形的要求。而高速钢材料为了防止高温下奥氏体的分解,故要求快速冷却到650℃(心部),采用580-600℃的分级淬火或多次分级淬火,可明显减弱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作用,丝锥的变形量减小,同时也避免了淬火的开裂。
2、对于直径较大的手用丝锥而言,经常出现热处理后硬度偏低的缺陷,其原因在于对于分级感应淬火温度没有严格控制,对于大型刀具的装卡过于堆积,降低了冷却速度,导致二次碳化物的大量析出。
3、对于手用丝锥而言,其柄部材质为45钢,需要进行淬火处理,热处理后的硬度在40-45HRC,经过低温回火后硬度控制在30-45HRC。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材料、化学成分、热处理加热或冷却不当,则容易出现热处理裂纹。因此应引起操作者的高度重视,同时应当指出,对于方尾处裂纹多半与含碳和含锰量处于上限,方尾的缺口、棱角以及截面的急剧变化等造成方尾成为淬火内应力集中的部位,故造成开裂。
而焊缝处和刃部的裂纹则源于淬火加热温度过长、水冷过深造成的,这同加热工艺和操作有关,淬火裂纹均在淬火冷却过程中产生,因此应严格执行加热长度和冷却深度。另外焊缝周围出现了表面脱碳,会在其周围产生淬火裂纹。
本文简单介绍了手用丝锥的高频热处理工艺,许多厂家采用上述工艺进行热处理,生产出来的丝锥质量良好,满足了其工作需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