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,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,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,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。热处理在机械加工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工艺。本文就简单的介绍下热处理技术要求审查的项目和内容。
热处理技术要求审查主要包括热处理技术要求指标,零件热处理工艺性,热处理工艺的合理性、先进性,经济性、热处理零件的成组加工性,以及热处理工序安排的合理性。
零件的热处理工艺性:
1技术要求和热处理工艺应与企业现实生产条件相适应
2零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热处理工艺性,避免热处理工艺性不好的结构
3热处理工艺应与工艺路线中相关工序相匹配
热处理零件的成组加工性:
把形状,尺寸及技术要求相近的零件归并成组,统一工艺及要求,使单件小批量生产变成批量生产,提高生产率、降低成本
热处理工艺的合理性、先进性、经济性 :
按照零件技术要求出,热处理工艺人员根据本企业现状设计合理的热处理工艺,在保证性能和质量前提下,作到技术先进,经济合理生产安全,而设计人员一般不宜规定热处理工艺方法
热处理工序安排的合理性:
1对于调质零件,要求硬度较低(170--230HBS)时,可先调质后机械加工,而要求硬度较高(>285HBS)时,可先粗加工后调质。大批量生产时,可用锻造余热调质代替专门调质工艺
2大型铸件为稳定尺寸、保证精度应进行一次或多次时效处理
3精度要求高的零件,在机械加工工序后应安排去应力退火或时效及时消除应力
4一般情况下可在毛坯生产后直接进行预备热处理,避免零件在加工车间的运输:还可利用余热,降低成本,提高生产率
5大批量生产的标准件毛坯在成形前应进行球化退火,降低成本,提高质量
6形状复杂、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,化学热处理零件,感应淬火气件等应进行预备热处理,有利于减少热处理变形,为后续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
7重要焊接件在焊后应安排去应力退火,消除应力和除气,改善组织。
热处理技术要求指标:
1热处理技术要求指标应合理,具有热处理可行性
2热处理技术要求指标应正确,考虑到零件服役条件和结构要素,同一零件不同部位的技术要求可以不同,如带螺纹零件的螺纹部分不应淬硬或局部回火,减少应力集中和缺口敏感性,同一零件可以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,技术要求指标也可能有所不同。
3热处理技术要求指标标注应明确,不要给工艺或施工带来困难。
|